客观辩证认识当前能源化工战略转型
2016-09-01 来自: 鹤壁市瑞普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2391
科学能源观,先需要承认事物客观存在,“因地制宜”是唯物辫证法之根本。要切实依据我国经济发展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之现实国情, “因地制宜”制定能源发展战略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“两次石油危机”为今已近四十年,能源仍处在“跨越油气时代”的发展阶段。以化石能源为主体,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,很可能要延到本世纪末。
而以“化石能源(煤、石油、气)为主体”,在战略上需要依据“物质及能量守恒”的基本科学原理,化实现资源、清洁、低碳、循环、绿色可持续利用,从“源头”做起致力环境保护、生态友好。
当前化石能源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审时度势,通过大举创新、变革,实现“因地制宜”科学发展,不能“穿新鞋走老路”。我们承认现行任何化石能源的利用方式都存在环境影响,也要承认其可依据各自不同特点终实现清洁利用。
笔者认为决定者提出的“能源革命”、走“新型工业化”之路,就是要摒弃旧有不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工业化技木路线,解决资源利用“能量和物质”分离问题,实现能化“共轨”、能源利用。
以燃煤发电为例,煤炭经锅炉燃烧,再蒸汽发电,其能效仅为33%—41%(包括超超临界机组在内)。煤炭既是能源又是物质资源,其客观存在的物质结构包括“多环芳烃”化合物,因此在燃烧及热加工(焦化、干馏、热解)过程中,必然会产生对环境不友好的污染物质。上世纪四、五十年代发生的“雾伦敦效应”即证明燃煤发电客观存在着C02、N0X、S0X、Hg、PM10、PM2.5(即多环芳经结构物质及挥发性化学物)等温室效应气体与环境影响巨大的污染物质。
笔者认为,当今我国的实体产业要走“新型工业化”之路,就要努力通过体系创新和技术路线创新,走以“能化共轨”技术为优良的、“甲醇经济”战略创新路线,终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。该战略路线就是在遵守“物质及能量两大恒”基本科学原理基础上,既创新性地将煤炭资源利用与化工过程相结合,又集聚了热、电、化等多元能量的综合梯级利用,并创造性实现了物质转化与相关产业的循环、耦合,终可将煤炭的资源利用率分别从发电的33—41%与化工的53%,提高到大于80%的综合利用率水平。同时现有技术路线体系下煤炭利用排放的污染物N0x、S0x、Hg、PM2.5等已基本不复存在,而CO2可通过“甲醇化”过程,实现“分子经济”共轨及下游配套的利用,终可实现330g/KWh排放水平,相比于常规发电的950g/KWh CO2排放水平,约可减排65%。换句话讲,就是从传统燃煤发电的“烟囱”中捡回碳、氢及相关产物。
实际上,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以煤为主的碳一化工及甲醇体系的创新研发战略已经系统地开展。在当时化工部的统畴规划基础上,经过多年产学研结合,时到当日,创新的“碳池效应”能源化工新体系产业化工程技术,已系统化问世。其特色为:
其一,通过分子设计、定向催化技术,高收率、高选择性获得预定目标的石化产品,包括“三烯”(乙烯、丙烯、丙烯)、“三苯”;碳四、碳五;长链烃类化学品及衍生物(包括高清洁油品及特种化学品)等“碳池效应”新体系,提升传统石油化工技术水平,提升石油化工产品附加值;
其二,发展“碳一化工”技木及产品新系列;
其三,与“能化共轨”相结合,实现甲醇尾气循环利用。制备高纯度的气基还原“海棉铁”,走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创新发展新路。这对于振兴我国钢铁产业,调整结构,提供优良合金钢铸、锻胚料,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具有重大作用。
其四,利用甲醇具有高度清洁燃烧的特性,应大力推广、广泛用于汽车、船舶、农机、工程机械、锅炉燃料、燃气轮机清洁发电及清洁民用燃料等。
创新体系技术是能源革命的基础,需要负责地的支持鼓励。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工信部、财政部已联合下发《工业领域煤炭清洁利用行动计划》工信部联节[2015]45号文,鼓励在煤化工行业按照“能化共轨”理念,推进煤炭由单一原料向原料、燃料并重转变,加大煤炭资源加工转化深度,大力发展清洁能源、新材料等新型煤化工。
上述能源化工新体系符合我国当前国情发展特色,体现了当代能源化工领域、清洁、低碳、可持续的战略原则。相信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,通过践行创新发展战略,对现有产业逐步实施系统改造,大约只需20年健康发展,我国即可实现利用能源资源,从源头上解决因老工业化之路帯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难题。
产品中心
- 石油化验常规仪器
- 开口闪点测定仪 - 闭口闪点试验器 - 微量水分试验器 - 酸值测定仪 - 运动粘度测定仪 - 石油密度测定仪 - 倾点、浊点、凝点、冰点、冷滤点 - 石油蒸馏、沸程测定仪 - 减压馏程试验器 - 原油盐含量、微库伦溴价测定仪 - 合成液抗乳化测定仪 - 润滑脂 - 铜片腐蚀、液相锈蚀试验器 - 恒温油浴、水浴锅 - 全自动玻璃器皿清洗机 - 油液污染度测定仪 - 自动电位滴定仪 - 苯结晶点测定仪 - 原油和燃料油中沉淀物测定仪 - 喷气燃料固体颗粒物+总酸值 - 石油蜡含量测定仪
- 润滑油分析仪器
- 绝缘油分析仪器
- 燃料油分析仪器
- 煤质化验设备
- 量热仪(发热量)系列 - 测硫仪(定硫仪)系列 - 水分测定仪系列 - 马弗炉(灰挥测试仪)系列 - 灰熔点、煤燃点测定仪 - 制样机械破碎机系列 - 自动工业分析仪系列 - 哈氏可磨、米库姆转鼓机 - 胶质层、粘结指数测定仪 - 氟氯、汞砷、磷元素分析仪 - 设备配件耗材 - 全自动汽车采样机 - 磁力搅拌器、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仪 - 四氯化碳吸附率测定仪、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测定仪 - 磁选管 - 煤炭活性、结渣性、残渣燃料油总沉淀物 - 碳氢、氮元素分析仪、红外碳硫分析 - 电子天平、电热板
- 沥青检测仪器
- 苯类检测多种仪器
- 天燃气液化石油气